更多《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章节请到颐和小说网免费全文在线阅读
颐和小说网
颐和小说网 都市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精彩名著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综合其它
小说排行榜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穿越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慈母憨儿 猎艳江湖 公媳堕落 蕩妇日常 病后奇遇 家族美妇 塾女情缘 我与母亲 校长妈妈 母女狩猎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颐和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作者:余耀华 书号:44631  时间:2017/12/6  字数:6637 
上一章   三 边境在呻吟    下一章 ( → )
1、小人作

  宋初是一个多事之秋,皇帝也总是处在风口尖之上,他的邻居们似乎也不想让他睡一个安稳觉,西陲的叛刚刚平定,北边的边境又发出了呻之声。

  赵宋在北边的邻居有两个,一个是西夏,一个是契丹。

  这两个邻居,犹如两匹野狼,他们视宋廷的大好河山为一块肥,虽然没有胃口一下子下去,却把这大好河山当成了他们的一个巨大的仓库、一个人口供应地,不断地扰赵宋的边境,今天来取粮食,明天来掠人口,他们取粮食,用车载,成群结队地运,粮食搬走后,还要放上一把火,将赵宋百姓的家园烧成一片废墟。他们掠人口,就像赶羊一样,将赵宋的百姓成千上万地赶往己国,做他们的奴隶,为他们创造财富,做他们的奴隶,充当他们兽的工具。

  这里,先来说西夏。

  赵恒刚即位的时候,西夏的李继迁派人来汴梁上表,恭贺大宋新皇即位,并讨求封藩。

  太宗朝的时候,太宗皇帝就曾说李继迁是一个狡诈无比、反复无常的小人。

  赵恒当然知道这件事,他也知道李继迁是个小人,只是太宗皇帝刚刚去世,国家还处在大丧之期,他不想多事,姑且从了李继迁的请求,封他为定难节度使,并把夏、绥、银、宥、静五州一并赏给李继迁,将朝廷委派到那里的行政长官张浦调回京师。

  赵恒的处置似乎没有动什么脑子,作出的决定也有些违反常理。封李继迁为定难节度使不过分,调张浦回京也不错,可赏给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似乎有些欠妥。

  李继迁求桃,你给他一个桃子就得了,一个桃子,可以暂时安抚住这匹狡猾的狼,赵恒却不是这样,李继迁讨要桃子,他却赏了一个大西瓜,李继迁发了一笔横财。

  李继迁得赏后一阵狂喜,觉得宋这个皇帝好说话,便派弟弟李瑗带了一些礼物到汴梁,当面向大宋皇帝表示谢意。

  赵恒又是好言抚慰一番,并赐还李继迁赵保吉的姓名。赵保吉这个名字,是太宗皇帝赐给李继迁的,后来,李继迁反复无常,投靠了契丹人,并不断地扰大宋的边境,太宗皇帝一怒之下收回了这个名字。

  在古代,赐皇帝的姓氏是莫大的荣耀,只有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功臣才能享受这份殊荣。例如唐朝的徐世,也就是小说中的那个徐茂公,他为唐朝立了大功,大唐皇帝李渊赐他姓李,故正史中只有李世,李(避李世民之讳而改名),而不言徐世。

  李继迁是谁?他不是宋朝的功臣,而是一只常大在宋边境偷食的狗,一匹贪得无厌的狼。赵恒对李继迁如此优厚,无非是想以恩惠笼络他,叫他不要闹事,让北边的边境安宁一些罢了。

  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饿狼也总是喂不。李继迁就是一条吃屎的狗、喂不的狼,他从大宋皇帝那里讨到好处之后,叫弟弟李瑗专程到汴梁致谢,那是表面文章,其实,只是想得到一些好处,骨子里并没有感恩戴德的意思。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出了白眼狼的本来面目,率领他的散兵游勇,今天在宋廷边境的甲地抢几车粮食,明天到乙地杀几个人,后天再换个地方找一些良家妇女发一下兽得大宋边境犬不宁。边境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往汴梁,送到了赵恒的御案上。

  赵恒对北方的事情也很头疼,但是,他找不到很好的处理办法,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英勇神武的太祖赵匡胤、雄心的太宗赵炅都没有解决的事情,作为承祖上余荫继承皇位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想找两位宰相商量一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恰巧在这个时候,宰相张齐贤与另一个宰相李沆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常常为一些蒜皮的小事争争吵吵、斗来斗去,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不亦乐乎的味道,时间长了,不但文武百官有些议论,皇帝赵恒也有点烦了。

  咸平三年(1000年)十一月的一次朝会张齐贤喝得醉醺醺地上朝,一身的酒气,话也说不清,实在是不成体统。

  皇帝上朝,百官议政,这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张齐贤因醉酒而失态,这是大不敬,上纲上线分析起来,可是欺君之罪。如果较起真来,张齐贤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御史宿茂祯看不过去了,当场弹劾张齐贤,说他醉酒上朝有失礼仪,犯了欺君之罪。如果仅仅是御使弹劾,赵恒可能要和一下稀泥了事,偏偏有个人站出来较劲儿。这个人就是另一位宰相李沆,他公开站出来支持御史的意见。

  有了李沆的支持,宿茂祯弹劾的分量就不同了。赵恒便问张齐贤有何话说。张齐贤说他偶感风寒,喝几口酒御寒,不想喝多了,并伏地请罪。

  赵恒说道:“你是宰相,这样有失检点,怎么能够做文武百官的表率呢?朝廷有明文规定,朕也不敢徇私哟!”于是下诏,免去张齐贤平章事,即宰相的职务,守本官。

  什么叫守本官呢?史书记载,张齐贤的官职是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也就是说,他的本官是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平章事是兼职。免去宰相之职后,回到门下省去,继续做他的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这就是守本官。

  咸平四年(1001年)八月,守边的大臣传来告急文书,说李继迁率领他的部队出没于外,运送粮饷的车队,经常遭到他们的袭击,损失很大。

  赵恒下诏,命兵部尚书张齐贤为泾、原等州、保安等军安抚经略使,知制诰梁灏作为他的助手,并命他们骑快马前去赴任。

  2、弃、保之争

  张齐贤放外要向皇上辞行,这叫陛辞。

  赵恒接见了张齐贤,除对他说一些勉励的话外,也吐了一肚子的苦水,说李继迁是个卑鄙无的小人,是一只喂不的狗,在大宋的边境,不是抢粮食,就是掠人口,得边境犬不宁,他为这件事伤透脑筋,吃不安,睡不宁,接着话锋一转问道:“朕命你为安抚经略使,有什么打算?”

  张齐贤认为,灵武远离内地,搁在外,是一座孤城,李继迁经常在那里做一些偷摸狗的事,朝廷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想守住灵武,很难。要想使那里的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事。六七万军民住在那里,身陷险境,朝廷每年还要费大批的粮饷,实在是不划算。因此,他建议,放弃灵武,弃远图近,把那里的军民向内地转移,退守环庆,这样就一了百了,一劳永逸。

  可叹张齐贤,空有腹经纶,却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如果延伸在外的国土,遇有敌人来犯,为了图省事就自动放弃国土,那祖宗留下来的江山岂不是要被外敌蚕食殆尽了吗?

  赵恒听了张齐贤的建议,思索一会儿后说:“你先去看看再说吧!到时视具体情况而定,可弃就弃,可守必守。”

  张齐贤领旨而去。

  通判永兴军何亮得知张齐贤向皇上建议放弃灵武,上了一个名为《安边书》的奏章,强烈反对朝廷放弃灵武,奏折的大概意思是:

  灵武地方千里,表里山河,舍之则戎狄之利,广且饶矣,一患也。自环庆至灵武凡千里,西域、戎狄合而为一,二患也。冀北马之所生,自匈奴猖獗,无匹马南来,唯资西域,西域既分为二,其右乃西戎之东偏,实为贼夏之境,其左乃西域之西偏,如舍灵武,复合为一,夏贼桀黠,俾诸戎不得货马,未知战马何来,三患也。为今计,请筑溥乐、耀德二城,以通河西之粮道,则灵武有粮可恃,虽居绝域之外,亦可以无恐矣。若不筑此二城,与灵武倚为齿,则与舍灵武何异?窃恐灵武一失,内地随在可虞也。谨奏!

  赵恒看了何亮的奏折,御笔一挥,命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传阅,叫大家畅所言,讨论如何处理灵武的事情。

  知制诰杨亿支持张齐贤的观点,放弃灵武,退守环庆。他还用汉弃珠崖的例子为他的观点辩护。

  汉弃珠崖,说的是汉元帝面对国家严重饥荒,不便劳师万里的客观情况,采纳了贾捐之的建议,放弃远征天涯海角的珠崖郡(海南岛)的故事。

  灵武,是宋朝在外的一座孤城,相当于珠崖。汉朝能够放弃珠崖,我朝为何不能放弃灵武呢?

  朝中文武百官中,大多数人都赞成何亮的意见,认为灵武地处河西走廊的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放弃灵武,中原内地就失去了一道屏障,西夏戎狄就会长驱直入,更加肆无忌惮地侵扰内地。

  两种观点,针尖对麦芒,谁也说服不了谁。赵恒见群臣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有些犯难,专门召见宰相李沆,征求他的意见。

  李沆认为,李继迁不死,灵武就不能归朝廷所有。他也建议朝廷放弃灵武,并派专使到灵武,将灵武的军民人等撤退,并说这是蜇手断腕之策。

  手腕被毒蜂蜇了,毒势向上蔓延,危及到生命,为了保住性命,只有砍掉手腕,这是蜇手断腕。同汉弃珠崖、丢卒保车的意思是一样的。

  李继迁是一只喂不的狗,贪得无厌,壑难填,给了他灵武,边境真的就能得到安宁吗?主张放弃灵武的人,似乎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大好河山,拱手相让,赵恒的臣子真的没有多少是有血的。

  赵恒听了李沆的话,只是默不作声,并没有表态。

  李沆见赵恒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且也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就悄悄地退了出来。

  丧土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史官都是要记录在档的。赵恒不愿做丧土辱国的千古罪人,他要保卫灵武,给朝廷留点面子。

  此后不久,赵恒下了一道诏令,命王超率兵增援灵武。

  王超兵发灵武,向文武百官表达了一个信息,皇上要保卫灵武。

  赵恒总算是作出了一个正确决策。什么汉弃珠崖、蜇手断腕,那都是扯淡,无稽之谈,灵武是大宋国土,国土不能轻易放弃。

  3、斩草未除

  张齐贤得知王超率兵增援灵武,知道皇上要保灵武,他在任所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说朝廷决心要守卫灵武,建议多派一些军队来,如果兵源不够,可以到江南招募壮丁,派往前线。

  赵恒认为,到江南招募壮丁不仅会动摇人心,而且,把江南的壮丁千里迢迢调到北方去守卫边境,很不方便,没有采纳张齐贤的建议。

  咸平四年(1001年)底,李继迁又大举进犯宋境,先是率军攻打清远军,宋廷清远军都监段义投降了李继迁,都部署杨琼为求自保,拥兵不救,清远城被贼兵攻陷。

  李继迁攻陷清远城后,转攻定州、怀远,劫去宋军粮草辎重数百车,幸亏副都部署曹璨率军出击,才将李继迁击退。

  这个曹璨,就是曹彬的大儿子。

  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李继迁又联合西夏各部落攻打灵武,知州事裴济率领军民人等坚守灵武城,与贼兵展开了烈的战斗,两军相持数月时间,仍是个不胜不败之局。

  李继迁一面增兵围攻灵武城,一面派兵切断了宋军的粮道。裴济眼看城中粮草将尽,咬破手指写成血书,奏请朝廷发救兵,谁知送信的人在半路被李继迁截获。城中军民望眼穿,盼望救兵,不见援兵的踪影。人饿一天两天大概可以,时间长了,士兵们再也无力战斗,李继迁率贼兵攻陷灵武,裴济率兵与敌人展开巷战,力竭而亡。

  裴济知灵州数年,在那里大兴屯田,发展生产,将灵武经营得有条有理,深得百姓的拥戴,可惜功业未竟身先死,落得个抛尸荒丘的悲惨下场。

  李继迁攻陷灵武后,改灵武为西平府,作为西夏的都城。

  赵恒得知灵武失守、裴济战死的消息后,有些后悔没有听信李沆等人的建议,放弃灵武,最终导致灵武失守,良将战死沙场的结局。他一面责令有关部门优恤裴济的家属,一面诏令王超屯永兴军,不得再误。

  其实,灵武失守,赵恒自己是有责任的,因为他有心保守灵武,却又所用非人。大将曹彬临终时,赵恒曾问他,将军百年之后,谁可为将拒敌。曹彬向赵恒推荐了他的两个儿子曹璨、曹玮。赵恒放着将才不用,反而要用一个无能的王超。王超奉命增援灵武,在中途耽搁了那么长的时间,致使灵武失守、良将战死、军民伤亡惨重的悲剧。

  王超贻误战机,灵武失陷,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赵恒没有追究他任何责任,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毋得再犯”就完事了。有罪不惩处,违了军法也不追究,难怪宋朝的将领老打败仗。

  咸平六年(1003年)五月,知镇戎军李继和向朝廷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说六谷部酋长潘罗支愿意讨伐李继迁,请朝廷授潘罗支刺史之职。张齐贤也上书,请封潘罗支为六谷王,兼招讨使。

  赵恒命几位辅佐大臣开会议定。辅臣们认为,潘罗支已经是酋长,授刺史之职,未免太轻了,如果骤然封王爵,似乎又太重了。招讨使这个官职,不应该轻意地封给外夷,经过商量后拟定,授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赵恒同意辅臣们提出的议案,颁诏封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潘罗支受封后,上表谢恩,并说他已经集结了六万骑兵,等待朝廷王师到来之后,合兵一处,讨伐李继迁,收复灵州。

  赵恒又下诏嘉奖潘罗支。

  此后不久,李继迁攻打麟州,被知州卫居宝率领军民击退,转攻西凉,杀死了西凉府丁惟清,占据了西凉城池。

  潘罗支居在六谷,本来就是西凉的藩属,他决定用诈降之计消灭李继迁。

  李继迁不知潘罗支受职宋廷,以为他只是一个蕃酋,畏惧他的军威才前来投诚,丝毫不怀疑潘罗支的诚意。见潘罗支率兵来降,立即传令接见他。

  潘罗支进城之后,向李继迁行跪拜之礼,接着歌颂李继迁德被外,威震西凉,六谷的藩部都愿意归降,给李继迁送上几顶高帽子,随后表示自己情愿听从他的指挥。

  李继迁接连戴了几顶高帽子,面春风,立即在身边给潘罗支摆一个座位,眉开眼笑地对潘罗支好言抚慰。

  李继迁令潘罗支招徕部落,扩充兵力。潘罗支欣然同意,回到他的驻地,将六谷的藩部召集起来,一同来到西凉谒见李继迁。

  李继迁亲自到校场检阅潘罗支带来的六谷番兵,番兵们有的持刀,有的持弩箭,列队鱼贯而入,接受李继迁的检阅。

  潘罗支手持弩箭走在前面,在离李继迁十步之地站定,口里号令带来的番兵站好队,不要大声喧哗,眼睛却暗暗地注视着李继迁的一举一动,发现李继迁正专心观看刚进来的一队番兵,对自己这边毫不设防,突然弯弓搭箭,瞄准李继迁出一箭。

  李继迁正留心查核,猛听得弓弦响,忙睁目四顾,恰巧一箭飞来,不偏不倚,正中左眼,李继迁大叫一声道:“快!快!拿匪徒!”

  左右听到李继迁的惨叫,正要上前保护李继迁,不料潘罗支带来的番兵手持兵刃,一拥而上。李继迁部下死命抵抗,但已被杀毙多人,剩了几个骁悍的弁目,保护着李继迁,且战且逃。番兵奋勇驱杀,几乎将李继迁擒住。李继迁的几个死拼命相救,终究还是让他逃脱了。

  李继迁逃回灵州,左眼疼痛难忍,命人在眼中的飞箭,不想连眼珠也一起带了出来,惨叫一声,晕死过去。终因医治无效,一命呜呼了。

  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派人将父亲战死沙场的事情禀报契丹。契丹赠李继迁为尚书令,封李德明为西平王。

  环庆的守臣,因李德明刚刚继位,部落元气大伤,奏请朝廷降旨招降。

  赵恒颁诏灵州,招降李德明。

  李德明派牙将王侁奉表归顺。朝廷商议加封李德明,唯独知镇戎军曹玮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建议乘势灭掉西夏,并请缨出战。所上奏章的大概意思是:

  叛酋李继迁,擅河西地二十年,兵不解甲,使大宋有西顾之忧。今其子危国弱,不即捕灭,后更强盛,不可制矣。愿假臣兵,出其不意,擒德明送阙下,复河西为郡县,此其时也。枕戈待命,无任翘企!

  曹玮,就是曹彬的二儿子,曹彬夸他有将才。

  曹玮的奏章上达朝廷,赵恒看后却不以为然。朝中大臣们也有人说伐丧不义,不如恩加李德明。于是授李德明充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银、绥、宥、静五州。后来听说契丹封李德明为西平王,也就封他为西平王。  WwW.EhExs.cOm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下一章 ( → )
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是作者余耀华所著的架空小说,更多《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章节请到颐和小说网免费全文在线阅读,界面干净,更新及时,欢迎阅读,颐和小说网致力于打造无弹窗的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免费下载阅读网站。